2)第三十五章 、命尽园桑_汉魏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岁,王粲比他小四岁。

  是勋心说其实我应该倒数第二的,论真实年龄可能还比杨德祖小几个月——可是对于阿飞究竟是哪月哪天生的,他也一直没算明白。

  众人都坐好了,曹操这才从后堂转将出来——他为尊长,自然得最后入席。众人起身行礼,口称“主公”,就见曹操身旁还跟着俩年轻人,一位曹昂曹子修,一位曹政曹安民。最近曹操老把这俩孩子带在身边儿,那没别的意思,肯定是为了确定曹昂继承人的地位呀。

  是勋心说这就是未来的大魏皇帝,以及一字并肩王了……可怜的子桓啊,估计不出意外,你跟那宝座再也无缘,肯定会和原本历史上你那几个兄弟似的,被圈禁在封邑中,当猪一般养到死。再一转念,也未必有那么惨,终究曹昂比曹丕要厚道多了,再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说不定曹丕因此就诗文大进,未来的成就不在曹植之下呢?

  你想啊,原本历史上,要是曹植争储位争赢了,真当了魏王、魏帝的,那肯定就没有流传千古的《白马篇》啦。

  曹操在正位上坐下,一子一侄分左右侍坐。当下寒暄几句,闲聊几句,就有仆役把酒食都端上来了。是勋正心里话这么着闲聊最好,却不料那年轻气盛的王仲宣开口了:“春光明媚,诸君共聚,当此盛会,安得无诗?还请主公出题。”

  是勋就恨不能狠狠地给王粲来一脚,只可惜两人之间隔着一个座次,所以是斜对而坐,压根儿踢不着。就听曹操笑道:“某正有此意。即可击鼓传觞,作诗助兴也。”

  众人听了这话,有点儿面面相觑。所谓击鼓传觞,是这年月所流行的酒令的一种,就是斟满得一杯酒,按顺序传递下去,一人背着众人击鼓,鼓声若停,酒杯落在谁手里,谁就必须饮尽,然后赋诗。若是就中有谁洒了酒,即为乱令,也必须饮酒、赋诗。如今各人的座位相距不远,略伸伸手,也就能传杯了,问题不大,然而——

  这不是圆桌会议啊,大家伙儿是分两列坐的呀,那最后两人不得离席跑起来,一个送、一个接吗?那多吃亏啊。再说了,最上面还有一个曹操,总不能让曹操也跑起来,头两位也得离席去给曹操递酒,或者去接杯啊,这怎么玩得起来?

  曹操明白众人之意,当即捻须大笑道:“吾自有主张——往日为戏,虽有佳作,却不得痛饮,今中原粗定,府库亦充,官酿旨酒无数,诸君正可放量。吾意一人击鼓,一人轮番斟酒,酒至必尽,不能尽者,与乱令同。”

  你们也不用传杯了,也不用离席了,我找个人来按顺序斟酒。而且不必鼓声停才饮酒,斟得了就得喝,如此才能尽兴。

  是勋闻言,急忙一欠身子:“勋愿为诸君击鼓。”曹操伸手一指他,那意思:别想逃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