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9章 新歼轰_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9章新歼轰

  基地消化新技术需要时间,不管是激光卫星还是电磁加速轨道都是非常复杂足以催生出一条产业链的系统性工程,林炬给了他们一周时间先进行仔细研讨,再总结出来给他看。

  话题太高端,委员长插不进去啊。

  唯一能指点一二的,C810应该算一个,毕竟是自己的座机,提点意见没问题。

  不过他并非独自一人,在他返回基地的第二天,几辆军绿色的长丰猎豹开进了基地。

  海军——啊不,应该叫总装备部来了。

  在一次次改革以后,军队各部分的职能划分越来越清晰,干什么都有专业人士统一筹划,免得像上个世纪一样乱糟糟。

  C810最开始军方并不知晓,是新远追着民航局要适航证时后者迫不得已派了几个新人去军用机场调研,准备搞一份超音速飞行器的噪音以及使用问题报告,这才传过去的。

  军方拿到C810数据一看,3.3马赫极速,巡航速度2.8马赫,航程五千公里,怎么越听越熟悉?

  脑子机灵的人把SR71黑鸟的数据拿过来一看,极速3.3马赫,巡航速度3.0马赫,航程5400公里,不能说完全相同,也算得上相似相溶。

  而且SR71问题可不少,为了突破热障油箱甚至都不是密封的,需要少油起飞再空中加油,维护也是麻烦至极。

  C810作为客机维护性肯定简易得多,虽然速度和航程稍稍低了一些,但也是仅次于黑鸟。

  考虑到新远拥有相当不错的高空高速发动机技术,C810被制造出来的可能性很大,海军正准备上门问一问,结果就听到了蓉城军区的大新闻,一架疑似C810的试验机在28000米高度飞出了,这可比黑鸟还高!

  装备部立刻组织人手,带着海空军的代表组成了考察团,急不可耐地奔赴基地,正好碰到了林炬。

  后者一看带队人还很眼熟,张橘!

  出于保密需求,车队直接被开到了停靠首架C810的厂房,因为项目完全是基地靠开挂硬推,第一架飞机就是正式版,跳过了一系列的试验机步骤。

  张橘一看到C810真容,马上就“嘿”了一声,伸出手指道:

  “这不就是米格35改公务机的那个方案?”

  作为浸淫世界装备发展史多年的人物,当年联盟的计划他自然也有印象,一看C810两个超大巨型的进气道以及巨大双垂尾就认了出来。

  “橘座好眼力,灵感确实来自于那个废案,不过C810的指标要更高一些。”

  “岂止是高一些,高得多啊!”

  张橘可记得C810试飞的参数,米格25正常的巡航速度也就2.6马赫,而且航程也远没有这么高。

  2.6到2.8马赫是个槛,2.8到3马赫以上又是个槛,2倍音速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