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3章 割草_宋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贼匪发出“咿咿呀呀”的怪叫声,这叫先声夺人,还没开打就用气势震住对方。

  若是遇到胆小的人,光是听到这怪叫,就已经吓破了胆。

  贼匪纷纷攥紧手里的武器,远程武器自然是猎弓,而近战武器则以三种为主,分别是朴刀,哨棒和闷棍。

  大宋禁武,对民间武器有着严格限制。

  贼匪除非抢劫县城武备库,否则能够搞到的武器,大抵也就这几种。

  大名鼎鼎的“朴刀”其实就是柴刀加长棍。

  毕竟柴刀乃是生活所需,不在禁武名录之中,所以柴刀乃是行走江湖的首选兵器。

  若是需要过关时,便将柴刀背在身上,遇到盘查,便说是用来砍柴。

  而需要打斗时,则将柴刀固定在长棍上,转眼就成了长兵器,威力大增。

  相较于钻法律空子延伸出来的朴刀,哨棒就更是脍炙人口的民间武器了。

  所谓哨棒,便是在长棍上方钻一个洞,挥舞起来会“呼呼作响”,防止从背后偷袭,可给受害者预警反应的时间。

  闷棍就没那么厚道了,不打孔的棍子就是闷棍,挥舞起来不声不响,一棍子下去就要人的命。

  另外绝大多数山匪,都有不同程度的披甲。

  但由于甲胄的工艺极其复杂,所以山匪的“甲胄”只能靠发挥想象力了。

  往身上绑几块木板也算是甲,挂一块破铁皮也是甲,更有甚者,参考了《武经总要》自己发明“纸面甲”,可惜缺少工艺支持,究竟是甲还是“寿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这些都不重要!

  在贼匪们看来,光是凭借他们巨大的人数优势,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干掉赵桓。

  双方距离已经不到百步,一直懒懒散散的王犇,终于戴好头盔,双手攥紧长柄斧,摆开了战斗姿态。

  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站在原地别乱动。

  毕竟身披重甲,任何多余的动作,都会造成不必要的体力浪费。

  贼匪的喊声已经清晰可闻。

  “去死吧!”

  “赵桓的项上人头,我们收下了。”

  “杀赵桓者,重赏五十两白银。”

  “老子娶妻生子,就靠你的脑袋了。”

  看着乌泱泱的贼匪,孙贺已经开始有些手心冒汗,当双方接触到一起的瞬间,局势瞬间明朗,孙贺的表情也直接僵住。

  王犇举起长柄斧,往下这么一劈,一个贼匪就当场毙命。

  周围的三十个敢战士,大抵重复着机械单调的动作,不躲不闪,任由四面八方的武器攻击自己,全凭重甲硬抗,然后手里的长重武器,每一次劈砍,都会有一个贼匪血溅当场。

  也就是一个喘息的空档,就有超过五十个贼匪被当场干掉。

  大批贼匪犹如浪潮一般涌向敢战士,然后犹如草芥一般被收割着。

  一根根箭矢,平射而出,叮叮当当的射在敢战士身上,要么被甲胄弹飞,要么钻个小洞,根本伤不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