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2章 朱家大宴_宋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今闹得人心惶惶,理应追究其责任!”

  韩木吕的一番话,并未引起太大波澜。

  一来是因为纸包不住火,易州之战的消息,早晚会传到民间,纵使赵桓提前泄露,也担不上什么罪责。

  二来赵桓是个什么德行,满朝文武谁人不知?

  为了这点不痛不痒的小事,得罪赵桓那条疯狗,显然不值得。

  反观韩木吕,倒是有点“没事找事”的嫌疑了。

  韩木吕发现整个内廷竟然没有人响应他,不由老脸一红,甚是憋屈的缩了回去。

  赵佶根本没有理会韩木吕,由于这里是内廷,而非朝会大殿,所以赵佶显得更加自在。

  他攥着毛笔,在宣纸上龙飞凤舞,时不时心不在焉的问上一句。

  “诸位爱卿觉得,定王此举,可有何深意?”

  蔡京拱手作揖,不急不缓道:“无外乎是投机取巧。”

  “定王自认在民间声望高涨,便故意将易州之战闹得沸沸扬扬,以此号召东北方向的民间义士,前往易州相助。”

  众官员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蔡京的论断。

  赵佶则继续涂抹着他的旷世大作,抽出一点精力,讷讷自语。

  “王在民间确实小有名气,若真能得到天下豪杰义士的相助,朕也欣慰。”

  “不过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太有名了,也未必是好事。”

  旁观的韩木吕,对蔡京佩服的五体投地。

  三言两语,就令陛下开始猜忌赵桓!

  今天赵桓可以凭借威望,令北方义士支援易州,明天岂不是可以号召天下人,反抗陛下?

  就在这时,赵佶的声音再次传来。

  “王在朕心中,一直都是最得意的儿子,又是皇长子,若无意外,将来储君之位,非王莫属。”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朕可不希望这个儿子,被民间的所谓威望给拖累了。”

  “不过眼下,一切以易州府为重。”

  在场都是老油条,自然立刻明白了赵佶的深意。

  其一是嫌赵桓名气太大,必须打压!

  其二注意分寸,莫要一鼓作气把赵桓给打死了,若是赵桓倒了,还有谁能守住易州?

  蔡京等的就是这句话,刀子直接就递了上去。

  “今日还有一件事,闹得沸沸扬扬,引来百姓颇多非议。”

  “便是朱家大宴!”

  “朱伯材虽然是三朝元老,可再怎么说也是臣,可是朱家这排场,却不是一般的大。”

  “如今国家危难,朝野内外盛行勤俭之风,朱家如此铺张浪费,不仅带了一个坏头,还有简约之嫌!”

  说到这,蔡京看向站在人群中的周浦,沉声问道:“不知周郎中,如何看待此事?”

  因为周浦的特殊立场,既保持中立,又看赵桓不爽,所以破天荒的得到了提拔。

  已经升任礼部司郎中。

  周浦自然明白蔡京的歹心,但又必须按照规矩办事,当即应声:“启禀陛下,公相所说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