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58章 绿洲生物_重生之创业巨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计算算力,他都能搞定,就算是优秀的程序猿,数学家团队,他都能搞定。

  至于绿洲生物的研发团队到底是不是优秀,他无从判断,不过为了赚钱,在mRNA之外,还选择了其他赛道,比如仿制药,可医药行业的坑实在太大了,就算做好了仿制药未必能够卖出去。可资本雄厚的曲黎都不敢做,还有谁敢做,反正先把摊子撑起来,卖药的事情可以找二股东三股东想办法?

  曲黎做事从来不急,不喜欢给自己压力,也不喜欢给别人压力,所以绿洲生物技术负责人对曲黎这个Boss还是很满意的,难怪米国创投圈都开始讲“赋能”了,企业家“赋能”团队,能创造无穷的“活力”。至于和中南大学的合作在,那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了。

  陈丹琳终于还是来星沙,把埋头工作的曲黎叫了出来,然后一起回娘家。两人的孩子被陈丹琳父母养着,曲黎觉得他的基业在国内,首先要熟悉国内的社会背景,有了文化认同感,然后可以去国外开拓眼界。

  从小接受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熏陶,知道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这些故事,再去看西方神话,就能清楚他们的人民需要靠“神”拯救,而中国人靠“祖先”“自己”努力拼搏。

  那些从小就出国留学回来接班的二代企业家,基本就没有成功的,不说娃哈哈的宗小姐,看长城汽车的魏女士就能明白,有些二代对国人的了解,或者说不知道哪里来的傲慢情绪实在太严重了。

  正常人谁能接受“原谅绿”,男人大概率都不爽,可能也就特立独行的女人会喜欢,不是说绿色车漆的汽车不好,但只要知道“原谅绿”这个名字,都会对这款车敬而远之,甚至对这个品牌产生厌恶。

  自视甚高,瞧不起清北毕业生,亏了五个小目标的撕葱公子比起原谅绿的魏女士,反而显得大智若愚。

  所以曲黎想让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普通人”成长,从小培养他的意志而不是兴趣爱好和奥数,后天的一切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培养的,只有一个人的意志和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难被改变。

  良好的习惯是一个开始,和电子产品保持一定的距离,亲近户外运动,保持体育锻炼可能是增强意志最好的方式。

  来到蓉城,曲黎在家带孩子,陈丹琳在外面抛头露面,待人接物,结交了不少川省的“好姐妹”。

  也不知道陈丹琳怎么操作,有关部门主动宴请了曲黎两人,从孩子教育说起,聊到科技进步,产业投资,反正就是吹牛,蓉城还好,官府人员可能不容易被忽悠,有些城市的领导到21世纪居然还相信“水变油”,不对,是加水就能跑的水氢汽车。

  蓉城官府不至于,他们见识的高科技项目太多了,从半导体设计、芯片到液晶面板,高校林立,不缺科普人才。但专业素养高的,反而不能理解年轻的曲黎,这个文科生怎么能成立一家优秀的科技企业,引领国内科技进步。

  时光聚美、荣耀、前程几何还有星河动力有太多东西可说了,一顿饭的时间哪说的完,陈丹琳不着痕迹提起投资巨大的“虚拟现实球体建筑”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