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生子(改错)_北乡记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乡本土的,很少有读书识字的。离这十几里地的杨家庄,那是个大村,离县城近,村里头也有钱,今年人家村里头请了个坐塾的先生。

  李进家的把手里头的针线放下,认真说起话来:“听说了。说是个四十多岁的老秀才,都说教的挺好,人家杨家庄的里正费了挺大的劲儿搁县城里请的呢。”李进家的是羡慕的,念书识字是体面的事,庄户人家就是不指望能考学,能读会写那也是本事啊。

  “我听说那先生心善,外村学生也收呢。按月交束脩就行。”周瓦跟李进家的说。

  “你听谁说的?我这老在村里头走的都不知道?”李进家的觉得挺奇怪,他老在村里头走动,有啥事都能知道,这回咋还不如周瓦消息灵通了呢?

  “你忘了?石家老大娶得那个,不就是杨家庄的吗?”周瓦提醒他,“我听说了以后,上回进城就特意问了。俺家这帮着干活的不是好几个小孩呢吗?像是虎头毛头,这都是念书的岁数。”林远涛教他记账认字之后,周瓦就觉得念个书啥的,也不是那么可望不可及的事了。村里人天然的对会念书识字的人有一种敬畏,但是周瓦发现,自己这样常年在地里干活的人都能认上几个字,那村里头的孩子,念个书啥的,也不是不可能啊。

  “那按你那么说,这事还真是有谱。”李进家的说,听了周瓦说的,他就有点儿动心,念书识字啊,自家孩子要是能念书识字,那以后也是有见识的人了,肯定比自己两口子有出息。

  周瓦看李进家的动心,心里头也高兴,更有兴致说话:“我都打听了,毛头那么大孩子,一个月束脩,也就是几十个钱,大不了你就再搭上点儿菜啊、鸡蛋啊啥的。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念书呢。”

  “是吗?”李进家的也高兴了,“要是那么说,这事还真是行呢。”

  现在孩子在林远涛家说是干活,其实就是在后山上摘摘树叶,帮着喂喂蚕。还有柞树林子里头撵撵鸟,柞蚕长大了帮着分到别的树上去。一样的跟玩儿似的,就是玩的地方从村里头换到林远涛家的后山,就这么着,一个月人家还给一百个钱呢。都快顶上个劳力挣的钱了。

  要是自己两口子再紧一紧,孩子去念书也不是不行。

  不过,李进家的还是问:“瓦片,小孩子可都是给你家干活呢,都去念书去你家那活可咋整?”

  周瓦扶着肚子笑:“人家一天就上半天课,咱家里这点儿活,能用多少工夫?现在天又长。不说毛头虎头这样管我叫舅舅的,就是一般乡里乡亲的,咱也不能挡着不让人念书啊。”

  李进家的就说:“那这事我回家商量商量去。”李进家的心里头都想好了,怎么的也得让自己当家的同意儿子去念念书。

  周瓦给他出招:“要我说,香草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