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一十二章 贷款问题_1890东南亚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派遣大批军队过去。”

  “正式加入战争,应该在后年之后,也就是一九一七年之后。”

  刘一鸣果断的摇摇头,此时英法余力尚足,特别是英国,还没有伤到元气,他吃多了去替代英国人填战壕?

  虽然华夏会站在协约国一边,也不过是为了利益罢了,进去的晚话语权会低一些,低就低呗,反正西方人也不会听。

  “你们是担心英国人从我们的领土上经过?”刘一鸣见三人沉默不语,看了看地图,从而问道。

  三人如小鸡吃米般的快速点头。

  刘一鸣是知道,这次战役是由一个不懂军事的政客指挥,在俄国人的压力下推动的,错误的战役。

  想法很美好,突击伊斯坦布尔,让奥斯曼人退出战争的同时,打通土耳其海峡,持续对沙皇俄国输血,战略上十分完美。

  但是,战术绝对是错误的,英国人的自大让这场战役虎头蛇尾,且英国人对这个战场也不够重视。

  五十万人,很多吗?好像是不少。

  但是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帝国,而且现在是一战,奥斯曼人即便垃圾,占据守势,正常攻防战守也能守很久。

  而英国人要应对西线战场,大量军队都在填战壕,海军主力在防备德国人,派到埃及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埃及的英军有哪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人组成的军团最为精锐,但是这些人是些什么人?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作为英国殖民地,自治领,一直是无人敢惹的,加上曾经北美殖民地背叛的情况,英国人也压制着其军事发展。

  所以,这些地方拉过来的士兵,不少是刚刚从农田中出来的泥腿子,没有经过任何军事训练。

  印度人还好一些,不过英国人对印度人的训练从来不涉及大兵团作战,只会小规模战斗,配合能力堪忧。

  其他殖民地军队就更不用说了,废物一群。

  至于英军,也是主要由预备役组成的,战斗力虽然是最强的,但是接受的依旧是排队枪毙和集群冲锋战术。

  (觉得离谱的,搜一搜中原早期混战时期的视频,那些军阀的部队,差不多就是这样。)

  海军方面倒是有十一艘战列舰和一艘战列巡洋舰,虽然主要以老式战列舰为主,但是奥斯曼帝国也无法抵抗。

  问题是,英国人的目标是加里波利半岛,海军进攻的是达达尼尔海峡,两岸的播放炮兵会教英国人做人的。

  如果英国陆军拥有德军的战斗力,并且能够耐得住性子,从南端登陆,一点一点啃过去。

  一年半载的,伤亡十几二十万人,大概也能啃下来,然后便能一路向北,去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大概率会退出战争,前提是英国人不出差错。

  可惜,在战术执行上,英国人压根儿没有这种机会,英国政府和沙皇俄国都会不断施压,催促战争进度。

  所以,英国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