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七章 武装冲突(八)_1890东南亚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化。

  当然,这其中少不了英国人推波助澜,对于挑拨这种复杂共存的矛盾利益关系,英国人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

  就在头人们争吵时,班禅已经见到了赵尔丰。

  “却吉尼玛见过赵将军,听闻赵将军是来处理英国人入侵事件的,不知是也不是?”九世班禅对着赵尔丰,微微行了个佛礼。

  作为拥有超然宗教地位的班禅,却吉尼玛是不用如此行事的,可他还是做了。

  班禅的汉话说的很好,实际上,作为领袖,班禅需要学习多种语言和文字,不仅要通晓经义,还要清楚朝廷政策,还得知晓政治。

  “班禅折煞老夫,不满班禅的说,老夫此次率领大军前来,就是为了驱逐英国人。”

  “要是英国人不识时务,即便开战,也在所不惜,这也是华夏临时政府的意思。”

  赵尔丰快步走向班禅,微微拱手还礼,开口说道。

  却吉尼玛驻地年曲麦,乃是高原后藏的中心,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1892年,却吉尼玛坐床,恰逢英国人入侵,在挑拨无果后,英国人将却吉尼玛胁迫到了印度,以反清自立为诱饵,他一直维持自身立场。

  那段时间,他就深深感受到了英国人的压迫,然而命运仿佛给他来了个玩笑。

  好不容易反回年曲麦,还没过几年,宣统二年,随着帝国的势力越来越衰弱,大英帝国的力量越来越集中,加大了对高原的渗透。

  (大方向上英国进入战略收缩,本质上是将力量集中起来,拳头捏紧打人才更痛。)

  从1910年开始,年曲麦亲英势力膨胀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即便作为黄教首领的班禅也无力解决,反而被亲英势力压迫。

  在历史上,十三年后,班禅会因为亲英势力的压迫,被迫出走内地,一生为民族团结而努力。

  出走十四年,1937年,却吉尼玛试图经青海进高原,受阻,圆寂于玉树。

  此时的班禅虽然还没有经历出走内地的心酸,但其反英、反对分化的立场是十分坚定的。

  所以,当却吉尼玛听到赵尔丰的话后,表现的十分激动,甚至双目通红。

  “高原会给予军队所有支持,我会号召牧民,为天兵募捐。”

  “高原疲弱已久,在军事上,我们只能尽量出力,酬军事宜,就交给我们吧!”

  班禅哽咽的说道。

  和草原一样,高原人等这天,等的太久了。

  即便是满蒙一家亲,青帝国也从未正视过草原人的诉求。

  沙俄多年渗透,内侵,草原包括外部那些现在的叛军,大部分都是持抵抗态度的。

  在华夏这块地儿上,华夏数十个民族共存了几千年,期间分分合合,但说到底,还是亲戚。

  哪怕是西域,名义上青帝国建立的新的疆土,但实际上在先秦时,双方就有交流,在汉朝,更是直接设置了统治机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