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七十五章 沙漠风暴(四)_1890东南亚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月2十2日,南华南线开始行动,1天之内,阿拉伯师章巴士拉发动了两次进攻,损失3百人,战线拉到巴士拉城内。

  “巷战的难度比预想中的大,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心理素质比泰国人更强。”参谋长说道。

  阿拉伯师第1次进攻是从城外8公里的位置攻到城区边缘,1共付出3死7伤的代价,拿下了这8公里。

  之后就是阿拉伯人狂热的第2次进攻——因为南华承诺,打进城内,城内的1切能搬走的东西都是他们的。

  然后,攻进城内的部队死了3百人,还有近千人受伤,灰溜溜的跑了出来。

  “还有,美索不达米亚人喜欢用夯土加砖石制作房屋,轻武器很难射穿,狭窄的街道也无法使用火箭筒,顶多使用手榴弹,强攻的话,伤亡会很大。”

  “还好,我们没有贸然发起进攻,无休止的巷战,倒是让我有些怀念当初和荷兰人刺刀见红的日子。”王旭摇了摇头。

  “那就按照预定计划,大范围的分割包围?”参谋长挪动了几枚旗子。

  “北线两个团已经完成了任务,可以让他们沿着河道南下,至少可以减少敌人的粮食来源,东线和西线向平原中不攻击,分割巴士拉和巴格达,怎么样?”参谋长看王旭不说话,说道。

  如果这个战略想法完成,就相当于将敌人分割成两个部分,让他们不能互相呼应,处于战略劣势。

  完成之后可以再对包围圈内的敌人进行分割,就像切蛋糕1样,分成小块儿。

  这个时候,如果时间和兵力充足,完全可以1直重复,直到敌人失去士气——英国人将这比喻为切香肠战术。

  如果兵力不足,或者物资和时间并不充沛,可以集中力量,1般是主力机械化部队,来回冲击敌人,将敌人冲散——德国人用这招对付法国人。

  如果双方用于冲击的力量相当,自己兵力充足,但是时间紧迫,那就进入了最血腥的刺刀见红环节,拼血性、武器数量、后勤补充能力,还有最重要的——人命——苏军的战略反攻就是这样对付德国人。

  总之,这是1个非常有效的战术。

  “北线兵力薄弱,负责佯攻就够了,南线抽调1个阿拉伯师,在平原上游击,西线进攻纳西里耶,东线进攻阿玛拉,拿下目标继续进攻,在平原中部会师。”王旭看了看地图,同意了参谋长的方案。

  这样可能会拖长战争时间,但这不正是刘1鸣和许辉的意思吗?至于油价……对油价基本没有影响。

  南华手里还有阿拉伯和文莱两大产油区,每年控制着几百万吨的产量,足够当下法国、意大利、南华使用。

  英国?英国什么油都用,美国的,南华的,沙俄的,都在用。

  反倒是德国,通过奥斯曼进口了不少南华石油,不过刘1鸣都把账目销毁了……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