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八章 经济战(中)_1890东南亚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位阻击日元,抛售日元,债务,将日元短暂的排除出流通市场,让他无法在市场上购买硬通货。”当然,这是国际市场。

  ……

  “你咋还给我这票子,这钱不收,换一个换一个。”上海,此时东方最繁华的地方,石现正在一家买办行,购买染料。

  “这票子怎么了?怎么就不收呢?”石现急了,几年前他看日本银行存钱还有利息,使用方便,还升值,将大半身家都存了进去。

  “嘿!乡巴佬,我建议你啊,赶紧去银行兑换成银子,不然啊,怕是要竹篮打水,一场空咯!”伙计幸灾乐祸,不过还是给了有用的建议。

  “经理!我们遇到了挤兑!”第一国民银行,此时在die清,只有两处日本银行,第一国民银行是1880年进入die清,已经经营了十几年。

  “纳尼?”银行经理正在整理资料,准备给本土输血,却听到了这么个结果。

  “这?不能让他们拿走帝国的资产,快!去关门,不开门了。”看着满大厅吵着取现的人们,经理做了最离谱的决定。

  这些年,第一国民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没有一千万也有八百万,加上不记名存单,谁知道有多少?

  连安抚都没有,直接关门,这些可不是日元,日元理论上还可以在国际市场兑换,不行还可以在日本使用,兑换成硬通货,但银行券和不记名存单…

  活动愈演愈烈,总理事务大臣多次约见日本公使,许多大臣更是言辞激烈,毕竟不记名存单去了哪儿,谁都知道。

  整个die清陷入恐日元心态,日元信用在die清差点儿破产。

  之所以说差点儿,是因为有人在偷偷的抄底,虽然量不大,价格基本在货币价格的70-80%,只是这样一来,日元也就从die清退市了。

  毕竟是金属货币本位时代,钞票只是代表金属,日本体量在哪儿,只是市场恐慌,提前抛售。

  “总理阁下,计划可不是这样的。”西里尔是前来问责的。

  “公使先生,日元的下跌和我没关系,那些日元都原原本本的在我手里。”刘一鸣老实巴交的。

  “对了,做空日元你们准备好了吗?”刘一鸣扯开话题。

  “这件事越弄越大了,我们已经是日元的最大持有者,我们承受了很大损失。”西里尔有些愤怒。

  平时日元的全球流通量也就四五亿,一部分在朝鲜,die清,东南亚流通,一部分流入伦敦,纽约。

  通过这段时间的抄底,几国集团收集了两亿多,加上粮食战争的两亿,利润已经够大了,但是南华通过粮食也收拢了四亿日元。

  “你跟我说没有任何作用,事情已经很清楚了,日本自绝生路,你有什么办法?”die清是日元国外最大流通市场,在纽约和伦敦,日元只是进入金融业,实际意义不大。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