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焚书坑儒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封制。面对这种情况,李斯是无法置身事外的。

  于是李斯起身说道:“古代五帝制定的制度都不相同,三代以来的制度也各有差异,然而天下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时代不同,治理社会的背景也都出现了差异,相应的制度也要有所改变,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治理好国家,因循守旧是无法长治久安的。

  如今陛下开创了伟大的事业,建立了万世不朽的功勋,这是三代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情况,治理天下自然也就不可能按照三代以前的方法,这本来就不是愚蠢的读书人所能理解的。而现在淳于越所说的都是三代以前的事情,有什么可效法的呢?

  现在天下统一,四海归顺,国家依靠统一的法令进行治理。百姓在家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和家庭手工业,士人则在朝学习法律禁令,天下可垂拱而治!”

  淳于越更加气愤,争辩道:“丞相之言差异,商周的制度经过了千年的检验,是我们应该继承的,如今全部设置郡县,短短几年时间,根本不能说明这就是符合当下的制度。一旦朝中有变,外无诸侯策应,天子以一人之力如何治理天下?这不是在鸡蛋之上砌墙吗?”

  李斯意识到这些儒生对分封制抱有根深蒂固的崇拜,内心都轻视郡县制,短时间内难以说服他们,使他们认同郡县制。不以强制的手段警告这些书呆子,他们以后还会不断出来抨击的,于是道:“我大秦就是凭借置郡县才使得国力增强,一统天下的!如何能说没有经历过检验?

  此前天下分崩离析,没有强有力的统一政权,诸侯们同时兴起,互相攻伐,人们才不知如何适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言论混乱,各种私学才得以兴起。

  现在皇帝兼并了天下,明确了是非,确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有一些读书人仍然不识时务,不向现实学习,仍然坚持要去模仿古代,用以前的事情来指责现行的社会制度,四处造谣,惑乱百姓。

  他们私自传授学问,一起批评国家的法令教化,听到法令下达,就各用自己的学说去议论,回家时在心里非难,出来时街谈巷议,在君主面前自我吹嘘,以此来沽名钓誉,标新立异,自认为超人一等,带着下面的一群信徒编造诽言谤语。这种情况不加以禁止,上则君主的权威下降,下则形成党徒互相勾结。所以臣认为必须禁止现在的这种情况。

  臣建议,除了秦国史官写的书以外,其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各国的历史书一律销毁;不是博士官自己需要的藏书以外,民间所有藏的像《诗》,《书》,还有诸子百家的书,一律销毁。谁要聚众谈论诗书要杀头,以古非今要灭族,限定三十日,集中到郡县销毁。如果官员知情不报,按照同样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