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7章 招工_重生84,从养鱼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工人年后三月份要去外地学习。要是不喜欢柳编的可不能要。”

  “你啥时候回来?这招工的事还得你亲自抓。”

  “行吧,我明天回去。”

  中午,王瑶回来,两人商量了一下。

  从集团抽调几个人出来,去农场上班。

  主要是人事和财务。

  两人还捋了下招工的标准。

  “初中以上学历,男女不限。”

  “农场子弟优先。”

  “年龄18-30”

  “身体健康。”

  这条件已经是够宽泛了。

  只要是个健康的人就行了。

  为啥要求这么低呢?

  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安排农场子弟就业。

  以前待业青年找不到工作,农场就给几垧地,这就算是安排就业了。

  后来,很多人都不种地进城打工了。

  这也就形成了一种习惯。

  只要一毕业,不管是男孩女孩,都离开农场,去南方打工。

  搞得现在农场人口锐减。

  尤其是年轻人,更是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总想着去城里闯闯。

  如今柳编公司是成立了,可招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你工资给低了,没人愿意来。

  给高了,倒是能把外出打工的留下,可是这些人心都野了,留下也不一定能好好干。

  这才是卢昌华和王瑶头疼的事。

  “待遇上,我看给1500的底薪,再加计件。多劳多得。”

  王瑶提议道。

  “行。培训期间,按底薪发放,包吃包住。”

  下午,王瑶去了集团,就开始安排人员准备明天下农场。

  这些人都是临时的,有合适的人顶替,他们还得回北宁。

  没办法,让他们放弃集团的待遇去柳编公司,没人愿意。

  第二天,卢昌华和王瑶带着人事和财务返回了农场场部。

  李伟在机关招待所安排了三个房间。

  由农场的名义发下去招工通知。

  各分场和连队都用大喇叭通知了,还张贴了招工启事。

  这下,整个长水农场算是热闹了。

  巧手柳编公司招工的事,算是99年初最热门的话题。

  有适龄的孩子都对这个柳编公司感到好奇。

  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干啥的。

  有些老人倒是一知半解的。

  “就是编筐编土篮子的”

  有些外出打工的人有些眼光,在商场里见识过的,都隐隐约约觉得,自己的家乡有了变化。

  这个柳编公司就是一个明显的征兆。

  农场以前都是围绕着吃打主意。

  种粮食,加工粮食,哪怕是食品厂做面包也没离开吃!

  现在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编公司,这可不是吃的。

  这说明啥?

  这说明农场的发展思路变了。

  也开始紧跟市场的步伐了。

  这算是真正的变化。

  得到消息的分场连队,拉着一车一车的人,涌向了场部。

  卢昌华两口子和人事财务用了半天时间,把招待所的三间房布置了出来。

  一间是这两个女同志的宿舍,一间是财务室,另一间就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