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四章 削藩之策_法家高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也就是作为直属中央的郡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0%――90%,而且“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扼塞地利”,意思是这些郡总是穿插进诸侯国土之间,郡的土地与诸侯国的土地犬牙交错,使诸侯国不能连成片,并且郡县总是占据或扼守着有利地形。

  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抗衡,中央集权得到有力的巩固。这使得诸侯王国在名义上没有被进行任何的削藩,以此避免激起诸侯王进行武装反抗的可能。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导致封国越分越小,诸侯势力大为削弱,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即使诸侯王胆敢倚仗自己拥兵自重进行叛乱,中央也能很快平叛。

  推恩令还规定诸侯王死后,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允许诸侯王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析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推恩令下后,王国纷请分邑子弟,“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武帝以后,王国辖地不超过数县,其地位相当于郡。这样,诸侯王强大难制的问题,就进一步解决了。

  但是司徒刑书写的推恩令更加的复杂,因为大乾是高能世界,和前世的大乾还是有不小的区别。

  在这里能够决定战役胜败的因素,从士卒数量的多寡,变成了武者的强弱。

  一个武徒可以赤手搏杀十个普通士卒。

  一个武师可以赤手搏杀一百个普通士卒。

  一个先天武者可以赤手搏杀一千个普通士卒。

  一个武道宗师赤手可为万人敌。

  一个武道圣者直接能够绝对一场战役的胜败。

  司徒刑现在是先天武者,但是战力直追武道宗师,所以在前世也算的上一位万人敌。

  就算在战力超强的三国时期,也是吕布,赵云,关羽,张飞,五子良将那种的存在,甚至战力会更高。

  毕竟三国的万人敌只是一种形容词,不是真的能够斩杀一万人。

  正因为这个世界的高能,所以司徒刑在《推恩令》论述上也下了不小的心思,那就是给一些强大的武者足够的好处,让大家共同来瓜分藩王的利益。

  司徒刑在制定之时,还加入了法家思想。隐晦的指出,推恩令虽然是仁政,但是成功与否,还要看执行监督。

  派出刺史监督各个藩王,但有不轨,立即惩处。

  为此,司徒刑还拟定了六条问事。

  一是豪强占田超过了限制数量,而且恃强凌弱;

  二是郡守不遵守诏书、法令,欺压百姓,横行地方,贪污腐败;

  三是郡守审判案件不体恤百姓,草菅人命,随意赏罚,被百姓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