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一十五章、(为盟主加更)_我在民国打酱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数次劝解道:

  “复辟帝制,有违民心,实在不可。”

  但是终归无法阻挡,见此,卜五先生只好在某人称帝前夕,主动辞去国务卿职务,归隐豫省辉县,此事件在当时的报纸上被报道,一时为世人所知。

  当汤皖到了易居楼门前的时候,已经有专门的伙计在门口等着了,听闻诸多人已经在楼上有一段时间了,顿时催促着伙计赶快带路。

  还没到进雅间的门,就听到带路伙计站在离雅间门,大约几步的地方,停了下来,吊着高嗓子,喊道:

  “皖之先生,大驾光临!”

  这是为了提醒设宴的东道主,做好迎接客人的准备,避免匆忙相见,失了礼数,汤皖也随着店内伙计的止步而停了下来。

  雅间里的人听到伙计的声音,都站起身来,停止了闲谈,纷纷望着雅间入口的地方,黄六爷走上前去,推开雅间门,欢迎汤皖入内。

  汤皖缓了缓心态,在雅间众人的目光注视下,慢慢走入其中,对着众人行礼仪,众人也都回礼,而后随着黄六爷入座。

  大家都好奇的看着汤皖,这位名声很大的北大教授,以前只是从报纸上或者别人口中听闻过,今日亲自见到就又是另一种感觉了。

  搞文化的人仿佛天生就有一种儒雅的气质,浑身都散发着一股子书卷气息,对于数千年来,一直把读书人奉为上等人的中国人来说,读书人好像就该被高看一眼。

  汤皖和迅哥儿等人混久了,不免的身上也带有一股子书卷气,在旁人看来,这便是读书人的气质。

  此刻,从各大老板的敬重态度,便可以窥之一二,黄六爷起身给汤皖依次介绍列在席间的一众人等。

  每介绍一人,汤皖都用平等的态度来对待,整个礼仪过程一丝不落,倒是让诸位老板有些不适应,连带着说话的声音都比平时小一些。

  诸位老板虽说也识字,但毕竟没有这些个文人讲究礼仪,平时一般都是怎么简单怎么来,遇到熟人最礼仪的方式便是,隔着老远看到人,就张着大嗓门喊,声音喊得越大,就相当于礼仪越讲究。

  等介绍完,黄六爷看着席间众人,开始发言:

  “诸位,今日有幸,能聚到一起,共同出力,设置粥棚,是为了能尽一些心意,帮助一些受苦受难的人。”

  “人活一世,怎可一帆风顺,既有高峰,也有低谷,有时候,一碗清粥,便可以解人一时,乃是积德的好事情。”

  众人从黄六爷的亲身事迹,纷纷感悟,或许自己哪一天时运不济,也需要他人相助,这个粥棚不单单是为了别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为了自己。

  黄六爷继续说道:

  “本人精力不济,于是便请皖之先主持这粥棚,今日设宴,就是想与诸位相商,拿出一个具体章程来。”

  等黄六爷说完话,席间的菜品才开始依次上桌,席间的众人也在小声的交换着意见,黄六爷坐下后,对着汤皖小声说道:

  “等会请皖之先生,收集一下大家的建议,然后再说说如何开展。”

  汤皖轻轻一点头,回复道:

  “六爷,我知道了!”

  没过一小会,桌上的菜品就上完了,酒杯也都满上了酒,黄六爷举着杯子,招呼道:

  “我们大家,先敬皖之先生一杯!”

  汤皖发现,这里的吃饭和迅哥儿他们吃饭又不一样,和迅哥儿他们吃饭一般刚是开始不谈事情的,等吃的半饱的时候才开始饮茶谈事。

  黄六爷他们是先饮一杯酒,表示酒席开始,然后一边吃饭,一边谈事情,拉家常,倒是和新世纪的饭局差不多。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